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1月 30, 2014

[G4G] 荷兰在线 费解的波点:草间弥生首次中国个展(组图)

费解的波点:草间弥生首次中国个展(组图)

  • 草间弥生上海个展作品
2014-01-24 08:00荷兰在线

文/刘毅

艺术大师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型个展《我的一个梦》即将在3月底落幕,这个日均访客量超过3000人的人流量在上海近几年的艺术家个展上也是难得一见的。有太多人期望领略一下这些从梦中得到灵感的作品。

我们在看什么?

今天,如果再去赘述草间弥生的影响力、波点迷的人数众多、展览现场的艳丽多彩,不免有些乏味,那就聊点别的。针对参观本次展览的原因,笔者选取了100名25岁至40岁的参观者做了随机抽样调查,其中有37人表示"艺术家名气大,听说过";25人表示"身边人都去看了,跟风好奇去看看";21人表示"了解草间弥生,并对她有兴趣";另有17人表示"闲逛,没目的"。可以看出,被随机抽样的100名参观者中,只有21%的人是在对草间弥生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观展,余下的79%,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此外,针对现场观展的效果,笔者也做了一个观察:以草间弥生的经典作品《南瓜》为例,在30分钟内共有298人在该作品前停留,停留时间超过30秒的参观者约为100人,这其中约有40人是在自拍或者为同伴拍照,只有约60人在讨论 《南瓜》。在该测试中,这60人占到总人数的比例近乎为20%,这与前一个抽样结果中的21%意外得相似。所以不妨大胆猜测,在这一特定人群中,先前对草间弥生并不了解的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并未收获太多与草间弥生及其作品的相关信息。   

当然,我们应该尊重艺术的自由性,无论是艺术家、策展人还是展览方都没有权力对观者提出任何要求,观者完全可以随意去理解展馆里的一切。然而,对于以上这种"极端数据",如果展览方可以承担更多的现场宣讲(当然,上海当代艺术馆已经在关注这些了——观者可在入口处领取观展手册)、新闻媒体可以做更详实的报道,也许这一类的展览会变得更充实丰满。

 "精神病艺术家"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质疑草间弥生是在利用自己的精神问题炒作,这是个无法定论的话题,总之,我们现在都习惯了这个略有些驼背、穿着亮色而宽大的衣服、双目圆瞠、嘴角微微抽动的女人。艺术评论家们异常热心,纷纷为草间弥生来归类——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主义等等,但讽刺的是,草间弥生对自己的定义只是"精神病艺术家"。1929年3月22日,草间弥生出生在一个世代经营种子生意的富庶家庭。其母是一个强势且严格的女商人,不仅不认同草间弥生的艺术之路,甚至是对她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也并不在意。草间一直到青少年阶段都生活在阴郁和压抑中。最后,带着母亲"不用再回来了"的叮嘱和100万日元的资助,草间弥生在28岁来到了美国。

她在那儿的头几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画卖不出去,就连衣食住行都堪忧。虽然在1959年,她参加了纽约的一个年轻艺术家群展后,得到了评论家唐纳德·贾德的注意,但她的境遇仍未改观。这个时候,"精神病"似乎"拯救"了她,她开始在绘画、雕塑和装置上频繁使用重复的手法,让这些作品显得很强势且具有压迫力,典型的代表就是她在1964年组织的"千船会"展览,整个屋子被贴满了999张同样地图片,让参观者感到自己被包围其中。有人认为这是草间弥生病情的写照;但可能她只是愤怒了,长期不被纽约的主流艺术界认可,她并不稳定的精神状态突然爆发了,走出了一条怪异却很罕见的路线,正如唐纳德·贾德对她的评价,"强悍而具有创造性"。

《千船会》只是这场另类狂欢的开始,此后,在没有心仪的展览机会时,草间弥生开始于华尔街等纽约著名的公共场所上演裸体偶发行为艺术,在名声大噪的同时,她也被认为成一个极度渴望成名的疯子。终于,在一切到达顶峰之后,这位"精神病艺术家"因为病情恶化等种种原因,于1973年回到日本,偃旗息鼓,并在1977年住进了精神疗养院。

波点是不是重点?

回到本次展览,囊括了草间弥生的大部分代表作,不出意外的几乎全是波点。必须承认的是,在草间弥生这个艳丽花哨的世界里,你并不会感到浮躁,反而是一种平静和沉思——沉思这费解的波点到底意味什么。这是一种习惯性地思考,关乎着传统与教育,就连对一篇课文的解读都会有标准答案,更何况是如此晦涩的艺术作品?有人生怕自己的理解与"标准"相去甚远,于是宇宙、自然、生命、时间与空间成为了救命稻草,参观者与评论家争先恐后地书写着波点与生命起源之间的关联。

在我们眼中,波点似乎抢了些载体的风头,以至于那些造型奇特的装置成了配角。无论是那些奇特的动植物,还是《无限的镜屋》这样大型的环境装置,草间弥生做的都是让人震惊的尝试,那些平凡的事物被她表达出来之后,竟是如此扭曲而反常,这是一种奇妙的感知——被草间弥生处理过的世界,即熟悉又陌生!而在《无限的镜屋》这类使用镜像的环境装置作品中,最让人慨叹的莫过于艺术家对于空间概念的理解和解构,这种解构让观者读到了对传统空间定义的质疑、颠覆与重建。镜面与镜面的拼接重叠令镜像被无限延展,然而这种延展本身却又是重复的,这近似于一个重复即为无限和永恒的逻辑。由此看来,草间弥生先前声称安迪·沃霍尔"借"走了她的创意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管外界对于草间弥生的评价如何,需要承认的是,我们渴望这样的艺术家,这样能重绘整个世界的艺术家。毕竟疯狂的、费解的、被炒作的是波点,而不是艺术本身。

 


 

作者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